一是以校園為依托,開辟勞動實踐基地,有計劃地進行勞動實踐活動。各校把勞動教育滲透在常規工作中,安排勞動實踐活動,以校園為勞動基地,每周安排班級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及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普及校園種植。積極開辟校內種植基地,種植蔬菜、水果、綠植等。
二是結合“文明班級”競賽平臺,舉行各種勞動實踐教育競賽活動。各校根據學生實際統籌安排,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競賽活動。如“包餃子”比賽、水果拼盤比賽、線上廚藝比賽等;擇優評選獎勵,期末評選出“勞動之星”以激發學生熱愛勞動,參與勞動的熱情。
三是開辟校外勞動基地,開展多元化勞動實踐。各校每年充分利用校外勞動基地實踐場所,給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空間,以團隊活動、小組活動等不同方式學習和實踐農田種植、烘焙、烹飪、手工制作、沙雕、陶藝、創意掛件制作、木工制作、野外搭帳篷、戶外定向運動、攀巖、平臺舟等。
四是調動家長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積極性,突出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作用。各校利用寒暑假開展“今天我當家”寒假生命月歷作業、暑期孝道作業等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掃地拖地、做飯做菜、洗碗洗衣、買菜購物、整理房間等,感受父母的辛勞,培養感恩之情和獨立自主的能力。(定海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