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岱山縣教育局不斷探索打造具有海島特色的新型教師隊伍新路子,推進海島義務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2022年,岱山縣被教育部正式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
一是引源壯流,擴大海島師資補充渠道。2016年起,委托浙師大、杭師大等高校定向培養教師117人,及早做好推進優質師資儲備。近三年,對外招募優秀退休教師8名,及時補充離島隊伍力量和緊缺學科師資,通過緊缺人才招聘引進優秀教師11名;對內評選“岱山名師”33名,加強省市名優培養力度。2022年,高亭小學趙明珠被評為“2022年浙江省杰出教師”,大衢中學王建軍被評為“2022年浙江省教書育人楷模,均為全市唯一。
二是分層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育苗:啟動“岱山縣杏壇新秀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均成立青年教師聯盟;全面推廣“雙導師”培養機制,每年遴選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赴省內名校掛職學習。實施見習校長制度,確定首批90后見習校長8人。培優:近年來共引進7個縣外特級教師岱山工作室,強化高水平專業引領,做實幫傳帶工作,基本覆蓋了小學到高中的重要薄弱學科。近兩年,組織骨干教師開展送教活動60余場次;安排骨干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和“甬舟一體化”培訓80人次。2021年,2個教研組被評為“浙江省先進教研組”,1家單位獲評“浙江省先進教研集體”。強基:積極打造“蓬萊季”縣域研修品牌,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促進全員教師重學習、抓業務、強素質。
三是暢通渠道,激發離島教師隊伍活力。出臺《岱山縣外島教師交流考核辦法》,為優秀離島教師“上”到本島提供綠色通道,穩定離島片區教師人心,倒逼教師提升業務能力。2022年秋季,有14名外島教師通過積分考核交流到本島。出臺《岱山縣關于加強離島地區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的若干意見》,通過島際骨干教師支教和積分交流機制,解決離島學校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2022年教師校長交流占比21.97%,骨干教師交流占比26.67%,遠高于省定標準。設立浙石化教育基金,省特級教師、市名校長一次性獎勵30萬元,骨干教師下島支教期間,每年最高補貼4萬元。切實開展離島學校獎助工作,設立衢山片優秀教師獎勵專項經費,穩定師資,平均每年約50萬元。(岱山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