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處的位置是: 首頁 >> 舟山教育要聞 >> 正文
普陀區融合建構“紅藍綠”新內容強化勞動教育
點擊數: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9/06

充分依據區域資源和特點,強化勞動特色,把螞蟻島創業精神的紅色資源、海洋教育特色和海島生態保護實踐進行融合,重構“紅藍綠”三色勞動教育新內容。

一是紅色勞動創業精神新傳承。傳承螞蟻島創業精神,深度挖掘創業人物、創業故事、創業歌曲、創業圖片等紅色勞動文化。建設創業基地,開展創業勞動實踐和體驗性勞動。例如通過搓草繩等勞動活動,感受當年先輩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勞動活動和勞動精神。

二是藍色勞動海洋實踐新探索。結合30年的海洋教育特色,普陀區適時提出了區域推進“海洋+勞動”特色的新時代勞動教育新探索。編寫了《海洋教育精品拓展性課程》叢書,推動學生開展海洋+勞動知識與技能,并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開發了一批以西軒島、浙大科技島摘惹島、浙江海洋大學、普陀博物館、國際水產城、岑氏木船作坊等海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發建設了50多門海洋+勞動研究課程,其中《西軒島海洋研究性學習》《美麗的漁繩結》等省市精品分別收入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性學習與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出版社)。普陀二中1590名學生開展過13期的海洋科技研究,完成了1260多個研究項目,其中獲全國科技創新大獎賽一等獎、省青少年創造發明一等獎各1項,獲省一、二、三等獎成果16項,獲省科技創新二、三等獎集體項目5項。2021年4月小學4所、初中1所、入選中國海洋教育機構的學校海洋教育核心機構。

三是綠色勞動田園生態新發展。以田園牧歌省市級農業研學基地為依托,按照“應季耕種菜單”“日常護理手冊”“成果分享報告”勞動課程,把傳統農業勞動升級為生態理念的新農業勞動,提升學生勞動觀念與精神。結合每年的三月“開播節”和六月“收獲節”,組織學生前往田園牧歌基地學習栽種、培育、采摘等農技。引導學生了解關于種植方面的知識,認識并學會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進行簡單的勞動實踐,在合作探究、實踐體驗中加深對自然的認識,體驗勞動的快樂。與此同時,還將植物種植延伸到家庭,鼓勵學生嘗試在家中用花盆種植植物。(普陀區教育局)


上一篇: 浙海職院順利通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換證審核
下一篇: 我市迎接省現代化社區學校實地評估
公么大龟弄得我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