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減”政策全面推行,各學校向課堂要質量,學生作業負擔少了,課余時間分配空間大了,休息睡眠時間也增多了,校內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得到進一步促進。雖然落實“雙減”的主陣地在學校,但守住主陣地,關鍵在教師。作為“雙減”政策推動者,廣大教師承擔起了更多責任,高質量落實“雙減”,必須貼心關愛教師,切實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因此,“雙減”之后,如何辦好教師的“暖心事”成了定海區教育局及各學校當前探索的課題之一。
一是加關愛,以提升幸福感。去年秋季學期起,全市中小學紛紛開啟了課后托管服務,家長們接孩子的煩惱少了,但教師們在校時間和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拔覀円幎ń處熒衔?點45分到校,教師一般是7點30分到,甚至更早。原先一天在校時間至少8小時,‘課后服務’ 實行后,在校時間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2小時左右?!敝凵叫W副校長介紹說,“雙減”后,學生大多數家庭作業在校內完成,教師在校時間也會相應延長,工作量勢必會有所上升?!皬椥约佟本褪窃趯W校開啟課后托管服務后,面向一線教師推行的?!坝辛诉@個制度適當為教師減負,教師心理上可能會放松一些?!眳羌t說,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前提下,一線教師按照學科和工作量等不同,一星期可享受1—2次“彈性假”。2021學年開始,舟山小學教師實行刷臉進校制度,一旦有教師需要享受“彈性假”,只要在工作群內相關表格中在線登記,入校后系統便會自動記錄該教師上班時間,實現考勤可追溯,整個操作十分便捷。除“彈性假”外,該校還推出了“班中假”,教師每次請假為半小時內,不影響考勤績效。如今,積極探索并落實“雙減”背景下教師關心關愛措施已成了全區各中小學的“常規動作”。
二是重教學,專注潛心育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時后,檀楓小學教育集團檀楓校區變得格外熱鬧。各個功能教室、活動室及室外活動區域,葫蘆絲、古琴、舞蹈、跆拳道、足球、網球等各門類的興趣愛好課堂吸引著學生注意力。這是該校課后托管服務面向低段學生開展的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不同的“課程”,相同愛好的學生聚在一起,度過約40分鐘的快樂時光。在這些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的大多數都不是該校老師,而是來自社會上擁有相應專業資質的志愿者。學校在創新形式為教師減負的同時,定海區更是全面貫徹落實《浙江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建立“進校園”項目審批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各類“進校園”活動的管理,由教育局嚴格把關,統籌把握各類“進校園”活動總量,建立健全各類“進校園”活動審批制度,加強日常監管,持續落實各類“進校園”活動的學校選擇權,阻斷各種不相關事務進校園,減輕教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任務,營造了學校集中精力做好教育工作的良好教育生態。去年,我區僅有5個活動進入省、市、區中小學進校園活動清單。
三是提效率,回歸教學本位?!半p減”后,對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有了更高要求,像定海五中從課堂和作業等設計入手,既幫學生減輕了課業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步也為教師減輕了工作負擔,這樣的做法在我區各學校并不少見。不少學校更是充分發揮教研制度優勢,實現教研組內課件、教案、試卷等資源共享,并通過區級教研室、學校教研組等聯動,讓一線教師更好地掌握課標、熟讀教材等,幫助他們回歸教學本位、提高教學質量。為緩解工學矛盾,區教師進修學校推出了線上線下混合研修、自主研修、培訓進海島學校等多種形式的研修培訓活動,減輕教師在研訓方面的負擔。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區教師進修學校共推送網絡學習資源200余次,線上直播80場,線上研討27次,受訓教師達3000余人。(定海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