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義務教育更加均衡。持續深化省“互聯網+義務教育”實驗區建設,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工作,推動城鄉孩子同教育同培養。截至目前,共組建3對(6所)協作型城鄉教育共同體,3對(6所)共建型城鄉教育共同體,2022年新增寧波市鎮海區——舟山市普陀區跨地區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6對,城鄉教育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出臺《普陀區初中提質強校實施方案》,確定普陀二中、東港中學為培優學校,蛟頭中學和東港中學桃花分部為補短提升學校,制定《普陀區初中學校培優創建行動指標體系》和《普陀區初中學校補短提升行動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穩步推進義務教育質量“調高、擴中、提低”。
二是教育公平更有力度。嚴格落實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加快縮減低端民辦學校辦學規模、加大政府購買學位力度、擴大公辦學校招生規模,提高隨遷子女入學的接納能力,2021年共計接納隨遷子女新生1162人(初中新生503人,小學新生659人)。2022年,計劃與桃花鎮政府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對2022年報名入讀桃花中心學校的隨遷子女及家長給予多項優惠;計劃對公辦幼兒園服務區范圍進行調整,進一步擴大公辦幼兒園服務區的覆蓋范圍。
三是教育服務更加優質。全面推進“5+2”中小學課后服務,實現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有需要的學生兩個全覆蓋。小學段實行“基礎托底+拓展服務”的服務形式,以學生自主作業、自主閱讀為主,科任老師到班進行作業個別指導為輔的作業管理為基礎;以科普、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閱讀、STEM、海島非遺等個性化自選托管項目為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初中開展晚自習服務,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習慣和能力,并為“應學未盡學”或者有其他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個別輔導。(普陀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