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合力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重點圍繞辦園條件、安全衛生、保育教育、教職工隊伍、園內管理等五方面進一步強化辦園行為規范要求。以教育部規范辦園行為網上督導評估工作為載體,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規范辦園督查制度。積極開展幼兒園規范辦園縣級督查,目前已完成三批次教育部規范辦園網絡督導評估工作,完成率達到 100%,進一步提升了縣域規范化辦園水平。定期與多部門聯合開展幼兒園衛生保健、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檢查和校 園周邊環境治理,切實將聯合監管責任落實到位。穩步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從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出發,深入開展小學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建立落實幼小銜接聯合教研制度,并有效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專項督查。積極開展治理工作,于 2021 年 9 月及時停辦了一所民辦園(聰聰幼兒園),撤銷了一個教學點(菜園鎮實驗幼兒園馬關教學點),為提升學前教育整體辦園水平奠定了扎實基礎。
二是全力深化課程改革。積極實施學前教育課程改革,落實“安吉游戲”課程理念,區域推進基于核心經驗的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建設,基于海洋教育、海洋特色的區域游戲化園本課程基本形成。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以一日活動質量為抓手,規范幼兒園一日活動管理。扎實推進幼兒園課程建設,探究五大領域核心經驗,遵循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強化課程園本化實施,以主題審議為載體,提升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落實課程游戲化精神,通過主題式教研、專題講座、沉浸式研修、微論壇等形式開 展游戲環境、區域和材料適宜性、有效性的研究,優化教師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與評價,推進課程游戲化進程。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形成了基于海洋教育的園本化特色課程,如枸杞幼兒園的“漁情貽美”、嵊山幼兒園的“藍海漁香”、黃龍幼兒園 的“石悅”等園本課程建設均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是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建立健全課程改革項目申報制度,通過項目研究提升課程實施質量,建立“三級聯動機制”,2021 年確定了縣域學前教育課改重點項目。加強科研指導,定期開展“科研幫扶下園” 活動。邀請縣內外教科研專家進行報告講座、科研指導、方案點評等 活動,進一步強化廣大幼兒園教師的科研興教意識。注重成果提煉,增強教師科研實施能力與成果表達能力。2021 年縣級課題立項評審中,幼兒園有 9 項課題入選,2022 年有 14 項課題入選, 其中《聚焦目標的嵌入式評價在“萌芽”園本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主題鏈+體驗場:“貽情漁美”園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研究》等 5項規劃課題通過市級立項;縣實驗幼兒園的《海洋文化背景下園本課程審議的探析》獲省陶研課題三等獎,縣中心幼兒園的《基于“閱 之悅”園本課程的“項目串聯式”閱讀活動 實踐研究》、春蕾幼兒園的《萌芽課程下親子游戲活動的開發與 實踐》等 6 項課題分獲市級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
四是著力打造園本特色。堅持園本特色品牌打造根植于幼兒園課程建設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之中,進一步將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落地、落實。根據海島特點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并積極有效的推進個性化實施,各幼兒園園本特色品牌建設效果凸顯??h中心幼兒園在“享我所閱·心悅生長”辦園理念引領下, 構建起以“愛”為核心的“甚悠·閱享”文化,營造“怡然樂園、童玩驛站”環境,開發“閱見童年、互融生長”課程。從兒童視角出發, 在“閱享·生活”中不斷滋養兒童的生命,滿足兒童成長的需求??h春蕾幼兒園以四季之序為經,兒童成長為緯,緊密結合“種子萌發——尖芽合露——茁壯成長——蓓蕾綻放”生命成長的軌跡,著力構建“幸福?萌芽”種子文化?;谂嘤腋和哪繕?,為孩子播下愛、美、慧“三顆幸福種子”,進一步彰顯了“幸福.萌芽”課程的核心價值。枸杞幼兒園始終秉承讓幼兒“做生活的主人,享幸福的童年”為辦園宗旨,在傳承貽貝文化和漁文化的過程中,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優勢,打造符合幼兒成長的環境,積極構建“貽情漁美”特色課程,培養“自然、自信、自主、自由”的杞樂貝娃。洋山幼兒園以本土文化主題教育為主線,利用特有的漁具材料,整合港區、廣場等資源,有效開發戶外體育游戲園本課程,創設特色區域環境及情境,創生室內外特色港城游戲,并將主題游戲滲透在一日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健康、自然、愉悅的氛圍中享受快樂。(嵊泗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