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方位展示全市幼小銜接實驗區和試點校(園)的最新成果,近日,我市在定海區舉行幼小銜接工作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教學、聯合教研、沙龍活動、案例交流、經驗報告等形式,推廣多方協同的“舟山銜接”探索實踐經驗。市教育局副局長王舟勇參加活動并講話。
一是推進幼小銜接改革。去年10月,我市制定實施了《舟山市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確定了39所試點校(園),采取實驗區和試點校(園)的辦法,先行先試幼小科學銜接有效方法。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各界對校(園)緊緊圍繞銜接思維意識、科學保教方法和家校園校共育,推進小學一年級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幫助兒童實現幼小順利過渡的同時,撬動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
二是現場教學精彩紛呈。定海區作為浙江省幼小科學銜接實驗區,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從剖析問題入手,積極探索幼小銜接的科學途徑和有效方法,專場活動從不同層面展示了定海實踐樣態:城關第二幼兒園張倩怡老師、舟山小學陳學遠老師分別執教了大班數學活動《三小天鵝舞會》和一年級數學課《立體圖形》。定海區相關教研員、專家代表、執教教師還進行了聯合教研,探討了學生課堂行為背后的思維邏輯,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進。小學校長代表、幼兒園園長代表、家長代表和社區代表開展了沙龍活動,圍繞幼小銜接工作進行了現場問答,并提出了建議。
三是經驗分享協同促進。在推進會現場,來自其他縣(區)的試點校(園)代表也交流了各自的試點實踐成果。定海區檀楓小學教育集團和舟山市海娃幼兒園的《雙向奔赴,層林盡染》,南海實驗小學和南海實驗幼兒園、新城尚東幼兒園的《集“資”集“智”:“1+2”模式下幼小科學銜接的特色實踐》,舟山一小北校區和新城御景幼兒園的《彩虹引橋123工程:基于兒童視角下的幼小科學銜接》,岱山縣實驗學校和岱山縣竹嶼新區幼兒園的《雙向行動,始于原點的實踐》,在思維碰撞中激發了與會校(園)長們更加深度地思考如何讓幼小銜接更精準、更科學、更融合。同時,各縣(區)教育局分管領導也交流了區域銜接經驗,從更高的層次總結提煉了區域推進、科學銜接的新生態。
四是領導支持奮力同行?,F場會還為2022年舟山市幼小科學銜接示范(校)園頒獎,表示了肯定和鼓勵。最后,市教育局副局長王舟勇對本次推進會作出了點評。他表示,自我市幼小銜接工作實施以來,試點校(園)先行探索,工作務實、求真、有效,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本次活動既有理性思考、又有具體案例,有利于互相借鑒學習。他強調,在當前全域推行幼小科學銜接的過程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要不斷完善學校和幼兒園聯合制度,全程深度銜接;要鞏固深化試點成果,進一步推進我市幼小銜接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提煉優秀特色亮點,全面宣傳推廣。
市、縣(區)教育局分管領導及相關處(科)室負責人,市、縣(區)教研部門分管領導及相關學科教研員、全市各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參加活動。(基礎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