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育人模式實現有效轉變。立德樹人有效落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活動,加強學校德育品牌建設和“一班一品”建設,積極開發“紅色課程”。落實《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的若干意見》,強化學科德育、思政課建設和四史教育,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戎黝}活動。充分發揮縣家長總校作用,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制定關于加強手機、作業、睡眠、 體質、讀物 “五項”管理實施方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五育并舉深入推進。實施“體育、藝術 2+1 項目”,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積極引進校外藝術教育資源,開展“傳統文化基因校園解碼”、“戲曲進?!钡然顒?。全面實施中小學研學旅行,有序推進各學段研學旅行主題活動和假期綜合實踐活動。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建立中小學生校內外勞動清單,1 所學校入選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學校,創建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優秀校 4 所、達標校 3 所。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嵊泗資源匯聚平臺和華數電視免費為學生提供國家優質課程資源和近1000個縣域優質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二是教育質量實現穩步提升。推進思維課堂教學改革,提升中小學項目化學習水平,《以教研轉型推動學校教學管理改進》 正式成為浙江省“改進學校教學管理”試點項目。建立全學段質量管理機制,制定實施《嵊泗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獎勵辦法(試行)》配套相關辦法。出臺《嵊泗縣中小學全面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嘗試構建體現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并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核內容。強化質量管理,合理確定質量目標,針對性實施提質舉措,關注薄弱學科幫扶指導和學科核心素養。實施初中提質強校工程,落實縣初級中學培優創建和海星中學補短提升措施。目前,初中教育質量繼續保持穩定,全縣小升初生源流失率逐年下降,更多的海島群眾愿意把孩子留在本地接受初中教育的目標基本達成。借助名師名校優勢資源,加強與北京四中網校的合作,成立北京四中網校舟山嵊泗分校,引進“愛學”教育軟件,實施智慧課堂建設。
三是學前教育實現普及普惠發展。出臺《嵊泗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實施方案》,完成菜園鎮實驗幼兒園轉制并更名為嵊泗縣實驗幼兒園,縣屬幼兒園已達 3 所。注銷聰聰幼兒園辦園資質,實現學前教育全域公辦化。加強辦園規范化管理,開展登記設立公辦幼兒園試點改革工作。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幼兒園非編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公辦幼兒園勞動合同制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在編幼兒教師的平均工資。目前,我縣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113.3%,公辦園比例達到100%,普惠性幼兒園比例和覆蓋面達到100%,二級及以上幼兒園等級率71.2%,達到全國普及普惠縣創建要求。
四是職業教育實現轉型融合發展。謀劃縣職教中心轉型發展,整合拓寬社會培訓渠道,成立嵊泗縣中小學生素質拓展中心,組織開展縣級研學旅行。職業教育開啟引進異地學生合作辦班新模式,加強校企融合,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職業技術中專學校港口機電“2+1”班 24 名學生到我縣就讀,并與寶鋼馬跡山港簽訂就業協議,為我縣實施積極人口政策貢獻教育力量。(嵊泗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