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院黨史學習教育安排,11月份蓉浦紅色系列活動主題為“紅色信仰”,因此學院黨委在11月底組織全體黨員赴白泉朱綴絨先進事跡陳列館,學習“一心為民好支書”朱綴絨的感人事跡,感受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朱綴絨先進事跡陳列館內陳列了朱綴絨生前物件、榮譽證書及先進事跡介紹,將朱綴絨堅守初心、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一生呈現在大家眼前。朱綴絨是皋泄村鄉村振興的開拓者,在她擔任皋泄村黨支部書記前,皋泄村經濟薄弱、交通不便。為了讓村民踏上“致富路”,朱綴絨鼓勵村民大力種植香柚,帶領群眾走上“果蔬興農”道路,四處奔走籌劃打通東皋嶺隧道,最終不幸地倒在了工作上。朱綴絨擔任村支書8年多,帶領群眾把一個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窮山村,變為了4000多元的小康村,靠的是艱苦奮斗、真抓實干的作風。她大公無私、一心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贏得了黨員、群眾的衷心擁戴。
民心是碑,精神永存。聽了講解員的介紹,看了朱綴絨事跡介紹片,不少教師眼里泛出了感動的淚水。有黨員教師說:“朱綴絨的事跡太震撼了,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還有黨員教師說:“像朱綴絨這樣的好書記、好黨員,永遠是我們學習的豐碑”。
從朱綴絨先進事跡陳列館出來,全體黨員同志緩步村道,看著建造一新的鄉村別墅、人來客往的路邊商店、隨處可見的香柚樹,感嘆若朱綴絨書記還在世,看到此番景象必定欣慰無比。